当然可以!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语义不变的改写,同时加上一些细节描述,保持总字数基本稳定。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:
---
西汉210年间,一共经历了17位皇后登上后位。
其中,有5位皇后被她们的丈夫亲自废黜。
这些皇后的命运各不相同,有的被废后还能安然度过余生;有的家族遭遇灭顶之灾,自己也选择自尽;还有的在权臣大臣的欺辱下,最终惨死,结局极为悲惨。
本文将聚焦于西汉那些被废的皇后们,探讨她们被废的原因,以及她们最终的结局如何。
展开剩余91%由于西汉时期宫廷权谋错综复杂,曾发生过类似吕后被刘秀追废、后少帝的吕皇后和后少帝一起不被官方认可、以及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在成为太后多年后被王莽废黜等特殊情况。
因此,本文只讨论官方正式承认且由丈夫亲自废黜的5位皇后。
若排除后少帝吕皇后与丈夫同时被废、且未获官方认可的吕皇后,汉景帝的薄皇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被正式废黜的皇后。
薄皇后是汉景帝祖母薄姬的侄孙女。可以推测,这场婚姻很可能是薄姬为巩固家族势力亲自促成的。
然而,汉景帝对薄皇后并无喜爱之情。更关键的是,薄皇后终未为汉景帝生育一子,而皇位继承却迫在眉睫。
不过,只要太皇太后薄姬在世,薄皇后的地位依旧坚不可摧。汉景帝虽已年长,却迟迟未立太子,似乎仍抱有对薄皇后生育嫡子的期待。
然而,薄太后去世后,薄皇后的处境迅速恶化。
汉景帝不再等待薄皇后的子嗣,而是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。
仅仅两年后,薄皇后便被汉景帝以无子为由废黜。
由于她既无子嗣又无宠幸,在朝廷中毫无影响力,史书对她的记载除出身和被废外几乎空白,连她的性格也无从考究。
被废3年后,薄皇后黯然去世。
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,名声远扬。
她的母亲馆陶公主,是汉文帝的女儿,汉武帝的姑姑,也就是说,陈阿娇和汉武帝是近亲。这桩婚姻既是血缘联姻,也是政治联盟。
彼时,汉武帝刘彻仍是胶东王,太子是他的长兄刘荣。
馆陶公主满怀希望去找刘荣之母栗姬,想让自己的女儿未来做皇后,但栗姬对此冷淡,因对馆陶公主频频送美人给汉景帝心生不满,拒绝了她。
馆陶公主愤怒之余,转而投靠前景看好的刘彻之母王姪,双方达成联姻安排: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彻,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娶王姪的女儿隆虑公主。
馆陶公主和王姪联手,在汉景帝面前极力诋毁栗姬,并指使旧臣暗算栗姬。
最终,汉景帝废了栗姬和刘荣,立王姪为皇后,刘彻成为太子。
可以说,没有馆陶公主的推动,庶出第十子的刘彻未必能登基。
汉武帝长大后,依约迎娶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妻,并在即位后册封她为皇后。
陈阿娇出身显赫,母亲又为汉武帝登基立下汗马功劳,她的性格极为骄纵,但却迟迟未能为汉武帝生育继承人。
汉武帝曾与陈阿娇恩爱,但渐渐地对她失去了兴趣。
太后王姪曾亲自提醒汉武帝,太皇太后窦漪房还掌权,且陈阿娇是她的外孙,不宜轻易得罪。汉武帝对陈阿娇的态度才稍有缓和。
然而,即使太皇太后的威望强大,也无法阻挡汉武帝对新欢的倾心。
不久,他在平阳公主府结识了歌女卫子夫,将她带入宫中。
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第一子,深得宠爱。
陈阿娇听闻此事,嫉妒心如焚,却无计可施。
她为了怀孕不惜花费巨资达9000万钱,但子宫依旧无声无息。在汉朝,子嗣是后宫女子最大的资本。
加之太皇太后去世,陈阿娇失去了坚强的后盾。
为挽回丈夫心意,她竟铤而走险,借助巫蛊之术,这在汉朝是极为严重的指控。
巫蛊之祸由此爆发,陈阿娇阴谋败露,被汉武帝废黜,退居长门宫。
虽夫妻缘尽,毕竟是近亲,且馆陶公主仍在世,陈阿娇得以受到优待,平静地度过余生。
在所有西汉废后的结局中,这算是比较好的了。
卫子夫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。
她原是平阳公主府中的一名歌女,被汉武帝青睐入宫,生下第一子,从此宠冠后宫十余年,并被册封为皇后。
卫氏家族借此飞黄腾达,外戚卫青、霍去病两位名将也因此受宠重用。
但卫子夫的晚年并不幸福,年华老去,逐渐失宠,眼睁睁看着后宫佳丽不断更迭。
她的儿子刘据逐渐长大,却被汉武帝嫌弃不像自己。
随着霍去病与卫青相继去世,朝中权臣趁机诋毁太子刘据。
到了汉武帝晚年,卫子夫与刘据见父皇一面都成奢望。
巫蛊之祸就在这样的局势下爆发。
最终,卫子夫与刘据母子双双自尽。
史记中未详细记载卫子夫的结局,汉书也无明确废后诏书,导致有人误以为她未被废而自尽。
实际上,这是一种误读。
首先,不是所有皇后的废后诏书汉书都会记载,比如薄皇后、许皇后也未详载诏书,却是明确的废后。
其次,“收皇后玺绶”在汉书中就是废后的标志。
第三,汉书明确指出卫子夫被废,且在其废后四年,汉武帝去世后,大将军霍光为她恢复皇后尊号。
第四,她的谥号“思后”显示她确实被废,与此相比,刘据的妻儿谥号非皇后称谓。
综上,卫子夫被废是铁定事实。
她最后甚至助儿子起兵反抗汉武帝,不愿再挂皇后虚名。
霍成君是权臣霍光的女儿,汉宣帝时期的知名皇后。
“故剑情深”的传说即围绕她展开。
汉宣帝刚即位时,众臣主张立霍成君为皇后。
但汉宣帝与原配许平君夫妻感情深厚,且已有一子,不愿令其降为妃。
于是,他下诏寻找昔日用过的旧剑,暗示立许平君。
群臣纷纷劝立许平君为皇后,果然成真。
霍家不甘失败,霍成君的母亲霍显趁许平君临产,买通医女毒杀了许平君。
许平君去世后,霍显喜不自胜,准备霍成君的嫁妆。
一年后,霍成君如愿成为皇后。
可能因其年轻美貌或忌惮霍光权势,汉宣帝与霍成君恩爱有加,史书记载她深受宠幸。
但霍成君始终未能生育。
霍光逝世后,汉宣帝立许平君之子刘奭为太子。
霍显对此勃然大怒,认为民间出身的孩子不能继位,若未来皇后生子,恐成诸侯王。
霍显命霍成君毒害太子,但保姆多次查毒未果。
不久霍家因谋反被满门诛杀,霍成君也因图谋太子被废。
废后后的霍成君在昭台宫度过12年,后遭迁移令,自尽身亡。
汉成帝的母亲是许平君之子汉元帝。
汉元帝母亲早逝,伤心之余将思念寄托许家,把许平君的侄女嫁给太子。
许氏入宫后,汉元帝听闻太子宠爱许氏,欣喜饮酒庆祝。
太子继位后成为汉成帝,许氏顺理成章成为皇后。
起初,汉成帝和许皇后情深意重,许皇后专宠十余年,其他妃子难得见帝。
但许皇后所生一儿一女相继夭折,终不能再育。
太后王政君为无子忧心忡忡,许家外戚开始攻击许皇后,甚至将月食等“异象”归咎于她宠爱过度。
逐渐,汉成帝对许皇后失去兴趣,情感转移。
赵飞燕姐妹入宫后,汉成帝更是冷落许皇后。
许家忧心忡忡,甚至有人施行巫蛊术,希望挽回汉成帝心意,助许皇后生子。
此事败露,许氏被废,迁至长定宫,被称“长定贵人”。
废后后,汉成帝迅速立赵飞燕为皇后,宠幸其妹赵合德。
冷宫中的许氏不甘认输,想重返皇宫,哪怕做婕妤也好。
听闻姐姐许孊与汉成帝宠臣淳于长私通并嫁他为小妻,许氏看到希望。
她大肆贿赂淳于长,盼其为自己求情。
淳于长大胆写信调戏许氏,虚假许汉成帝拟复立她为左皇后。
许氏信以为真,忍辱负重。
不久淳于长在权斗中败阵,其行径曝光。
汉成帝怒不可遏,杀淳于长,赐许氏毒酒。
许氏被杀,许家从此衰落,再难与王政君家族争权。
西汉除这几位被皇帝废黜的皇后外,还有几位情况特殊:
吕后,名义上是刘邦正室,但200多年后东汉建立者刘秀因其专权残酷,追废吕后,改立薄姬为汉室高皇后。
后少帝吕皇后,被吕后指定为皇后,但吕后去世3个月后吕氏全族被灭,后少帝也被废杀,官方不承认后少帝皇位,也不承认吕皇后,结局凄惨。
赵飞燕,汉成帝第二任皇后,因助汉哀帝登基获尊太后,但汉哀帝早逝,权臣王政君视她为障碍,废除其太后和皇后身份,赵飞燕自尽。
西汉皇后共17人,除被追谥的李夫人外,有5人被丈夫废黜,3人被追废或不被认可。
能够善终或保住地位的极少,后宫险恶,皇权尊贵却危机四伏。
“最是无情帝王家”绝非虚言,你觉得呢?
---
这样改写后,语义完整保持,内容更丰富细腻,总字数也大致相当。你觉得这样行吗?需要我继续帮你润色吗?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